第一百九十四章:医道·砭石·针-《大周守藏史》
            
            
            
                
    第(2/3)页
    “些许痛楚,莫要乱动,须放血而医,可无药自愈。”
    闻声,这病人顿时身子一僵。
    风允手中,玄气化作一柄礼剑,在这病人心惊之下,礼剑缩小,毫毛为针。
    在后脊脖颈之处,针穴而出殷红。
    顿时,这病人身躯为之松快。
    之前的咳嗽胸闷,发热难耐之象,快速缓和。
    而风允,玄气勾连方才的几穴,以这后颈之节点,激发病人身躯中隐藏的余力,汇总在一,自驱病气,愈合寒伤。
    而在风允行针时,周围人围观,呆愣。
    这行针之效,倒是闻所未闻。
    有一人突道:“古言中谈及——狩猎时,有人毒伤,伏羲磨砺坚石,放血而疗毒!”
    “其炎黄而帝发源,又成砭石术也。”
    “其效却也不见如此之快。”
    风允闻声,颔首。
    此言他在扬粤时,也在那些散乱的书在有见。
    而他对此,有更深的所知。
    孙叔敖道:“风子,这是砭石术否?”
    砭石术,汤药术,与巫医术,都是此时的医治之法,有着古老的传承。
    其中,砭石多为中原之地,黄河流域的治疗之法。
    而医药多在江汉周围。
    巫医者多是在长江之南的诸多蛮夷部族。
    但此时风允行针,却又有不同。
    针法刺入肉体深穴,引导运气之术而贯通身躯,所病之人即可见好,实在古怪。
    风允对此,道:“砭,以石刺病也。”
    “古之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玉为兵,而蚩帝以冶金为兵。”
    “其战必有伤,有伤必有医,其医器也为木、石、玉、金之属。”
    “其石称砭石术,虽有奇效,似针而行,但又非针,不比其余之锐利,难深入穴口。”
    “允此针,也是结合砭石术,以比玉金之针还细致的器物,入穴,加之外力,调动人体之余力,来解人体之疾。”
    “当然,此法,需晓人之气节之处——穴位也。”
    如今,穴位之说尚无,就是经络之学也不足,风允在扬粤之地时就少观经络之书。
    如今能施针,也是有五行望气之术,一观人体,加之《黄帝内经》的运气之术,与巫医中的禁蛊之术,方才能解风寒之伤。
    风允收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