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西方极乐世界好道场,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苦海作慈航,普度众生往西方。 柳青泥站在棺椁旁边,看这里举行的仪式,他知道举行仪式后,很快就要结束这里的一切,他头脑那些奇怪的想法不时冒出来: 人死是不是就此永远消失,人死都去了哪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人活着最终一场空,人间是地狱,死后才是去天堂,在天堂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柳青泥漫无边际空想,就听殡仪师还在持续地朗读: 红光冲起三千丈,循环围绕落香山。 惊动白莲慈悲主,紫竹林中自在仙; 玉净瓶洒下甘露水,杨柳枝一摆把令传; 派来三千接引客,带来三首渡生船。 头船渡的康百万,二传渡的沈万山; 三船渡的黄氏女,四船渡的李翠莲。 五船没把别人渡,单渡亡人走一番; 西天路上桥两座,金桥倒比银桥宽; 作恶之人走不到,金吒木吒把他拦。 亡人生前多行善,金童玉女把他搀; 一直搀到金桥上,过了金桥到西天。 西天成佛做了主,保佑儿孙后代发财又升官。 殡仪师引导着科长儿女,走到门外,他们腰上扎白布,左胳膊上戴孝,左胸前佩戴白花,他们哗地在门外面对棺椁跪下,有人哭出声,渐渐地哭哭啼啼声音连成一片。 长子双手举起灵堂那个烧纸已发黑的瓦罐,殡仪师一声”摔“,只听“怦”地一声,瓦罐被摔的稀碎,响亮的声音,震惊所有在场的人。 迷信的人认为,瓦盆相当于老人生前吃饭用的锅碗,把它摔碎,就可以让老人不在留恋人间烟火,安安心心到另一个世界。 还有一种说法是怕老人在奈何桥上喝迷魂汤,把瓦盆摔碎,老人就没有喝迷魂汤的工具,从此,就不会忘记自己在世上的亲人。 “起灵!”殡仪师一声吆喝,早已准备好戴着白手套八个男人,齐心协力扯住科长身下的白布,把科长抬起放到有4个小轮铝合金担架推车上。 摔碎瓦盆是一个信号,殡仪师把执引魂幡交由长子拿着,铝合金推车被众人推出灵堂,科长的长子于推车前哭拜,这是最后一面,家人低低的哭声,哀痛逝去的死者。 天大事,地大事,除却生死无大事, 苦一日,乐一日,回首之时皆往日。 农耕文明的精髓就在于一系列村落的共同活动,还保留至今,而摔瓦罐就是一种告别仪式,让亡灵安心离去,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宋庆丰扯扯柳青泥衣服,示意可以离开,孙彬不知什么离开,他已在外面等他俩。 平和宽容,坦诚待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人只有到这里,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对生活有所反思。 眼底少丘壑,胸中无块垒,任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三个人不紧不慢往外走,刚走到停车场,忽听有人在喊:“老柳,老柳。” 柳青泥寻声望去,见殷素素打开车窗叫他,他脸腾一下红了,急忙对宋庆丰和孙彬说:“有人喊我,我过去看一下。”他俩看看殷素素没吱声。 “你怎么回事,没回去,还是一直在这等着?”柳青泥对殷素素有些生气,他问。 “我回去了,忽然想起一件事,就又来找你。”她并不生气,慢慢腾腾地说。 “什么事,这么急?”柳青泥疑惑地问。 “别站车门口,上车说。”殷素素落下车锁门,让他上车。 柳青泥想想没想出所以然来,上车的柳青泥朝宋庆丰和孙彬挥手,示意不要等他。 他俩不会有什么误会吧,柳青泥对殷素素突然出现,心里很生气。 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出宁海殡仪馆大门,很快驶入宁海外环柏油大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