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帝国的扩张,却也因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要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 唯一的出路,就是为皇帝陛下,去开疆拓土,去掠夺更多的财富和土地。 只有军功,才是这个铁血帝国里,唯一的硬通货。 而就在整个大晋,都在为这场席卷全球的饕餮盛宴而狂欢时。 安西战区,霍渠率领的五十万西征大军,也终于越过了高加索山脉。 踏上了那片,被无数诗人、哲人和艺术家所赞颂的,富饶而文明的土地,欧罗巴。 他们的一个目标,是那个自诩为罗马帝国继承者,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奥斯曼帝国。 面对这支从东方来的,装备了火枪火炮,战术思想领先了他们几个世纪的神秘军队。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他那支引以为傲的,由基督徒组成的禁卫军。 表现得,比他们想象中,要顽强得多。 双方在君士坦丁堡,那座号称永不陷落的雄城之下。 展开了一场,持续了整整三个月的,惨烈攻防战。 大晋的军队,在异国他乡,尝到了硬骨头的滋味。 他们的火炮,虽然能轻易地轰开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 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奥斯曼人,用血肉之躯组成的,更加坚固的街垒。 他们的步枪,虽然能精准地射杀每一个敢于冒头的敌人。 但奥斯曼人,却用悍不畏死的冲锋,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逼回了阵地。 这场战争,打得异常焦灼。 双方的伤亡,都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 消息传回国内,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大晋对外扩张以来,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也是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伤亡。 朝堂之上,立刻分成了两派。 以兵部尚书张柬之为首的稳健派认为,奥斯曼帝国,国力强盛,民风彪悍,不易征服。 我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不宜久战。 应该暂时收缩兵力,巩固已占领的土地,与奥斯人议和,徐图后进。 而以新晋的几位军功新贵为首的主战派则认为。 区区一个奥斯曼,就敢阻挡我大晋天兵的脚步,简直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我大晋国力,十倍于奥斯曼,兵力更是百倍于之。 此战,必须打,而且要狠狠地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