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人确实来了不少,可是不过是一些贩夫走卒、平头百姓而已,与他的期盼相差甚远,这落差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师兄,想二十年前我离开的时候,那是何等盛景,官家亲至,朝中文武百官悉数到场,信众何止今日十倍。可是今天呢?师父他所望之佛门大兴的场面呢?” 智苦神情有些激动。 “阿弥陀佛。师弟,你着相了。” 智清无言以对,只能口呼佛号。 智苦却满不在乎,“师兄,师父让你们振兴佛门,二十年过去,你们就给师父这般回答吗?” “师弟,这朝堂风云变幻,非人力所能掌控,而且,我佛门乃是方外之人,如今我佛门也算昌盛,……” “师兄,”智苦有些不满的打断了智清的话,“你忘了师父的志愿了吗?你忍心看着师父多年心血白费吗?” “阿弥陀佛。” 智清再度沉默。 智苦见智清不说话,挑了挑眉。 “师兄,我听闻那道门魁首王老志遭了天谴,怕是要不行了,我们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弘扬佛法,重振佛门?” 智清眼皮一抬,若有所思的看了智苦一眼。 “师弟,你今日方才进城,如何知道此事?” 智苦淡淡一笑,并未正面回应。 “师兄,看来你也知道此事,你以为这事,可为否?” 智清想了想,摇了摇头,“师弟,我佛门今日之局面来之不易,如今尚可,莫要多做,一切当以稳妥为重。” 稳?一味求问,如何能够让佛门大兴?还不得任由道门兴风作浪? 智苦对智清的话不以为然,眼神锐利的盯着智清:“师兄,既如此,师弟我便拿主意了。” “师兄,我意欲七日后,在大相国寺开坛讲法,弘扬大乘佛法,还请师兄应允,为我准备道场。” “你想清楚了?” 智清与智苦对视半晌,看出了智苦眼中的坚定,深深的叹了口气,合上了眼睑,低呼一声,“阿弥陀佛。” …… 而与此同时,在汴京城的另一处,也在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太平观。 “师伯,今日那智苦可是造了偌大的声势,绝非易于之辈,师伯不可不防啊。” 一个一身道袍的少女盘坐在下首,满脸担忧的,对上首的王仔昔说道。 杨峥若是在此,便能认出这个一身道袍的少女,正是那日在在大相国寺的少女芝芝,只是此时一身道袍,面容郑重,没有了那日的娇俏,气质大变,感觉完全变了一个人一般。 王仔昔脸上古井无波,似乎没有听到寒芝的话。 寒芝皱了皱眉,有些着急的,再次重复了一遍。 王仔昔摆了摆手,“寒芝啊,我道门如今得官家垂询,已是盛极一时,要知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此乃天之道,莫要强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