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政和风云 116 榜下捉婿-《重生大宋之哥哥救我》


    第(2/3)页

    刘正夫看着蔡京的动作,虽心有不解,却不敢对蔡京的做法多做质喙,得了蔡京吩咐,将卷子拿起转身出去。

    看来恩相还是向着小蔡大人啊,只是这小蔡大人……

    刘正夫一边摇头,一边心里想着。

    ……

    “官家,这是刘大人呈上来的此次殿试的一甲试卷,和拟定名次,还请官家过目,钦定。”

    梁师成端着托盘,将试卷呈到赵佶面前。

    “哦?”赵佶显然此时兴致不错,接过卷子,一张一张的翻看起来。

    “咦?”赵佶翻看着最上面的卷子,脸上表情从微微惊讶,到好奇,再到严肃,最后重重的一拍桌子,“好。”

    赵佶拿着那卷子看了半晌,这才像是想起什么,翻到卷头,去看那卷子的作者。

    只见其上赫然写着杨峥二字。

    “原来是他?”

    “好!好!好!”

    一直陪侍一旁的梁师成眼中闪过一丝惊奇。

    “官家,可要召人议事。”

    赵佶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喏。”梁师成应声而去,问都没问赵佶要召谁来。

    这就是梁师成,论揣摩上意,大宋无人能出其右,根本不用官家吩咐,他已经知道要找什么人,做什么事。

    不多时,负责殿试的三位主考蔡攸、刘正夫、王黼便到了。

    “三位爱卿,这次的殿试,你们做的很好,卷子朕已经看了,三位爱卿,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三人有些不明所以,这拟定的名单已经报上了,不知为何官家还要让他们说想法?

    三人互看一眼,蔡攸带头开口道:“一切请官家定夺。”

    “对这篇文章,你们怎么看?”

    赵佶将杨峥的卷子递了出去。

    蔡攸上前捧过,与刘正夫、王黼传阅,三人只是一瞥,便知道是哪篇。

    不等蔡攸开口,刘正夫率先开口道:“回禀官家,这篇文章写的恢弘大气,细致入微,在一众考卷中,难掩光华,当为头名。”

    王黼闻言微微皱眉,不过旋即眼珠一转,赶忙跟着说道:“正是,官家,这篇文章高瞻远瞩,眼界格局都远在其他一众考生之上,当为头名。”

    蔡攸一愣,不知两人为何突然转了性,哪天两人可不是这么说的啊,这怎么?

    “怎么,蔡爱卿可是有不同意见?”

    “回官家话,微臣也人为这篇文章当得头名。”

    赵佶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就按这个放榜吧。”

    ……

    “大哥,大哥,就要放榜了,我们快去看看啊。”

    “不去,不去,你去吧,休要来烦我。”

    杨峥不耐烦的挥着手,摊在藤椅上,有气无力。

    自从殿试回来,他就如此这般,好些时日。

    自从那日,被蔡攸点名,杨峥就觉得不妙,自觉此番殿试定然无望,一想到还要继续在老娘期待的目光中再熬三年,杨峥就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所以心灰意懒,什么也提不起兴趣来,每日里窝在藤椅上,宛若废人。

    “大哥,走吧,走吧,没准你就高中了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