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政和风云 118 东华唱名-《重生大宋之哥哥救我》


    第(3/3)页

    张浚点头如捣蒜。

    得,没救了,有一个被女色所迷的,拉出去埋了吧。

    我为什么要说又?

    杨峥站起身,拍了拍张浚的肩膀。

    “德远,明日起,你便随我习武,做大哥的,定然倾囊相授,定叫你抱的美人归。”

    不要啊,我不想习武啊,我堂堂读书人,好好的书不读,习什么武啊。

    想到此,张浚脑中不由浮现出,潘宁大小姐带着嘲讽的绝美面庞来,不觉一咬牙。

    “淦!”

    不就是肝吗?谁怕谁啊,这潘宁我娶定了。

    还是大哥仗义。

    做着美梦的张浚,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

    三日后。

    杨峥穿着一身鸿胪寺送来的制式袍服,等在了东华门外。

    起身后跟着的事榜眼何栗,探花赵伯瑋,其余众人如马守、傅中行、秦桧、张浚,以及其余百名新晋进士,袍服整齐,依次排列,整整齐齐的等在了东华门外。

    等着觐见官家,由官家挨个唱名,赐第封官。

    自从韩琦那句,让狄青羞愤欲死,郁郁而终的,“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出口后,这句话便一直流传至今。

    所谓东华门外唱名,便是在东华门外呼喊出每位高中进士者的名字,宣布某人高中。

    据传乃是始于宋太宗,据说太宗雍熙二年,太宗按名次在崇政殿逐一呼出每位登第者的姓名。

    太宗通过这一举措,来突显了大宋朝廷对科举选才的重视。自此以后,官家临轩唱名,赐第之制一直延续下来,只是其后有所改变。

    太宗那年,只得进士二十五人,所以由太宗唱名的方式,来公布考试结果。

    可是,随着之后应考人数的不断增加,尤其是真宗赵恒说出“书中自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之后,每届参考的人数更是暴涨,甚至一度一届登科超过二三百人。

    有时候录取的人少了,还会有人闹事,所以如今每科开考,取士人数都在百人以上,更是从三甲增加到五甲。

    这人数一多,你还让官家亲自“临轩唱名”,他就有些不合适了。

    而且像那日东华门前那乱糟糟的景象,让官家见了像什么话?让官家看着自己的未来股肱,被人绑回去做女婿吗?

    那不合适,绑女婿这事你能拦吗?那必须不能,也拦不住啊,所以官家还是不见为秒。

    而且,这乱糟糟的,万一再有人见别人登科,自己落榜,心生嫉妒不满,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可怎么办?

    那场面,谁控制的住?

    你让官家怎么看?你让百姓怎么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