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诱敌一战-《寒门仕子》
            
            
            
                
    第(1/3)页
    前世里的《三国演义》中曾有这么一句话。
    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而如今,小彤却把这个传说中的比喻做成了现实。
    虽然说,她没有真正地拔剑取下敌酋的首级。但是,那暗中的一杯鸩酒,却也是悄无声息地毒杀掉了贡榜军的总瓢把子。
    这么一来,误会可就变得有些复杂了。
    你看看,寮国主帅于主场设宴,邀请作为盟友的暹罗、贡榜二帅帐内小饮,然而,这酒才刚刚喝了一半,贡榜的一哥就突然嗝屁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寮国主帅他居心叵测!
    遇到这种情况,任谁都会感觉百喙莫辩。
    为此,他特地指天发誓说,这事真不是他干的,若说假话,天打五雷轰!
    可问题是,发誓也不好使呀!
    要知道,人家可是喝了你的酒才挂掉的,怎能脱得了干系呢?
    寮国连忙主帅自辩说:彼此同饮一壶酒,若真是有毒的话,我又岂能独善其身?
    似乎……也有道理。
    幸免于难的暹罗主帅感觉有点膈应,虽然他嘴上不说,但心里头却是提防高筑。
    气氛很尴尬,也很僵硬。
    直到贡榜的二当家被扶正上位之后,这场风波才算是平息了下来。
    主要是因为,这位新晋级的军官心情大好,所以才决定不予以追究的。
    不过经此一事,三方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有些微妙了,有点像是同床异梦的好基友。
    这是真的。
    据说在此之后,他们谁都不再去吃对方的酒,也不再去喝对方的茶。甚至,能不碰面就不碰面。
    然这么一来,军事方面就因缺乏沟通而出现了缓慢和停滞的状况。
    这对于琼军来说,是很有利的。
    在私下里,也有不少人怀疑过,这事会不会是外人投的毒?可是,军中戒备森严,哪有机会做的到呢?
    他们寻思来、寻思去,却依旧没能猜出是谁搞的鬼。
    见如此,小彤不禁庆幸起来。
    呵,计谋居然得逞了。
    从结果上来看,这种毒
    杀的方式确实要比挥剑斩首要高明的多。此法,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全身而归,还达到了离间敌人的目的。
    可见,运用好智慧是多么的重要。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