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计划巡幸-《寒门仕子》
            
            
            
                
    第(2/3)页
    “莫急,且听朕细说……”
    按照皇帝的观点,他若真的外出巡幸、长期不归,最是担心的乃是内阁大臣们趁机弄权。
    也就是说,只要能压制住了内阁成员,政坛就不会出现动荡。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创建出一个可以制衡内阁的人或者机构。而这个机构,必须要绝对地忠诚于自己。
    若此得以实现,自己不就高枕无忧了吗?
    以此方针为鉴,皇帝琢磨出了让宦官代替自己行使决断权利的上佳之法。
    上佳?
    是的!
    他认为,此法无懈可击。
    为了防宦官们乱来,可将此权利一分为二。
    其中之一主管御笔,称之为是秉笔太监;而另一人则主管玉玺,称之为是掌印太监。
    这两个人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只有在彼此皆无异议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票拟后的批红。
    完善吧?
    几乎没有半点纰漏。
    “陛下心思之缜密,古来明君皆要望君项背了。”
    “呵呵,梓童过奖了!”
    ……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极少出来走两步的工部,意外地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他们这边建窑炉,那边锻钢筋,忙得是不亦乐乎。
    据知情人士透露,他们这是在准备重建朝廷的被毁贡院。
    然,最为吸睛的却是自诩建设领头人的李宏裕殿下。
    他亲自部署、亲自监工,那份拳拳的为国操劳之心,溢于言表。
    为此,一些极少发言的老政客们都感叹了:看来,那太子的高位,非此子莫属了。
    声誉正旺的李宏裕,自然是牢牢地抓住这个难得机会,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这事,可是他娘特别叮嘱过的。
    此外她还言。
    要想真被认可,还得拿出点连老百姓都予以认可的醒目政绩来。只靠建设那不对外开放的贡院,还远远不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