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论英雄-《日月大明》
第(3/3)页
“不对吧..”秦韶听得直皱眉,斜眼看过来,“杨波,《三国演义》可没这开篇词。”
“杨兄,这是临江仙,乃是正德朝状元才子,也是我们杨家人,杨慎所做..”杨度附议秦韶。
杨度说得没错,这首临江仙确为杨慎所做,只是杨波不学无术,他哪儿知道啊。
杨波在前世,确实读过《三国演义》的,尽管读得不仔细,但对开篇词,印象很深刻,这开篇词在电视剧里被谱上了曲,由一名著名的男中音唱红全中国,杨波在歌厅里还k过,怎么会错?
倘若真错了,那可就糗大发了。
杨波着急了,赶紧道:“绝不会错的,我不仅会背,我还会唱呢,你们听着。”
杨波站起来,引吭高歌,用的还是男中音,歌声低沉,一咏三叹,效果可不是一般的震撼。
现场的人全都呆住了,连坐在那里,不怒自威的杨一鹏,都惊谔地站了起来,神色恍惚地看着杨波。
当然,徐文爵是个例外,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笑眯眯地欣赏着其他人的表情,无数次的经历告诉他,不要去质疑三哥,因为质疑者最终都会被打脸。
就在这当儿,杨若菲也唱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相比临江仙的低沉,杨若菲的嗓音清脆,歌声就像在夜空中滑落的流星,流星不见了,却留下看不见摸不着的明亮影子,让人心思飞扬,却又不知会落在何处,就是那种袅袅不绝,虚无飘渺的感觉。
众人尽皆沉默,酒桌上一片死寂,偶尔听到轻轻的叹息声。
杨一鹏终于回过神来,跌坐在椅子上,就像神游天际,有跌落人间的感觉,身心俱疲。
杨慎的词本就是融史于词,而《三国演义》又是历史演义,杨波歌以咏之,可谓锦上添花,使得词与书相得益彰,浑然天成,仿佛杨慎的词真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一般,从这个角度看,杨波没有错。
杨一鹏大惑不解,一则,《三国演义》确无这开篇词,杨慎比罗贯中晚一百多年呢。二则,杨波年纪轻轻,何以老气横秋,歌声何以如此萧索悲凉?
那边厢的杨若菲的反应,就很激烈了,歌罢,杨若菲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平静下来想一想,突然眼前一亮,激动之情不可抑制,双手轮番拍打杨波的肩头,跟敲鼓似的,一边嚷嚷:“你这死家伙,也太皮了吧,你想把临江仙唱成开篇词啊。”
杨波立刻顺竿爬,忙不迭地点头,徐文爵有些不耐烦了,不满道:“三哥,你少打马虎眼,什么是英雄,你可还也没说呢。”
只有人民,才是真的英雄。
细想之下,其实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王朝更替,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来的来,去的去,最后的归属,都得死在沙滩上,周而复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财富,是百姓的汗水换来,花花江山,是百姓的姓命铺就。
“百姓在,则江山存,就像歌中唱到的渔樵,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才是真的英雄。”
王西铭大摇其头,“杨波小友,此言大谬,岂不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中间多有愚民蠢妇,这样的人可称英雄,岂非笑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