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杨波要积善行德-《日月大明》


    第(3/3)页

    谢文治跟了上来,杨一鹏扭头看着谢文治,谢文治赶紧躬身下拜,说道:“下官失察,请督帅大人降罪。”

    杨一鹏正要开口训斥,杨波抢先说道:“督帅,此处人多嘴杂,不是说话的地方,里面有个茶室还不错,我们去那里再细细相商,如何?”

    这里的味道实在不好闻,杨一鹏一只手放在鼻下,估计也是强忍着恶心呢。

    杨波恭敬地做个肃客的手势,陪着杨一鹏和谢文治走进纯阳馆后面的那间茶室。

    “伯父,您请坐,谢大人,您也坐。”

    杨波殷勤地招呼两人坐下,杨一鹏在茶几旁边的椅子上落坐,左右打量一番,这间茶室布置得十分奢华,只说这墙壁上的字画,一眼便知不是凡品,还有这一屋子的硬木家什,都是价值不菲。

    碧云寺乃是佛门,内里竟有这样的茶室,这个慧能果然不简单。

    杨波沏好了茶,双手递给杨一鹏,这才在椅子上坐下,叹息一声,说道:“伯父,这件事对海州不利啊。”

    “你杨波倒是有心,竟关心起海州来?”

    杨一鹏浅酌一口茶,给了杨波一个眼神,就是那种‘请说人话’的眼神。

    “首先这纯阳馆不是个寻常所在,其次,还有那些男童的尸骨,现在已经捞起十几具,毒井里还有不少,这样的事情若是宣扬出去..”

    杨波见杨一鹏‘嘟儿’把手里的茶杯在茶几上跺先下,神色凛然,剩下的话也没再说下去。

    杨波的意思,杨一鹏已经很清楚。

    “慧能做出这般禽兽不如的恶行,天理难容,万死不能抵其罪。”

    杨一鹏声色俱厉,冷声道:“杨波,你当本督是那种为了顾惜名声,便要枉顾国法之人么?”

    “非也..”

    杨波赶紧摆手,义正辞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作恶者必须受到惩处,此乃天理,否则,我大明法纪何在?”

    杨一鹏递去一个白眼,这小子嘴上胡说八道,心里不知道还憋着什么坏呢。

    果然慷慨陈词之后,杨波又道:“伯父,不是要放慧能一马,放谁也不能放慧能啊,否则小侄儿费这么多事干吗?”

    “那依你之见,要如何处置?”

    “不如这样....”

    杨一鹏听罢,不由端起茶杯,放在手心摩挲起来,心中暗自思忖。

    杨一鹏其实也很清楚。

    归根结底,纯阳馆这桩子事儿,就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不出事也就罢了,如今出了人命,且被残害的男童众多,若是宣扬出去,定是一件天下轰动的大案。

    海州就出丑了。

    碧云寺本应是佛门重地,却原来是个藏污纳垢之所,肯定不能再存在下去了。

    海州必然受到牵连,知州谢文治逃不脱一个失察之罪。

    而他这个漕运总督,还兼着江北四府巡抚,赶巧儿他就身在海州,官声受损事小,说不得还要被有心人拿来说事儿,总之落不下好。

    倘若按照眼波的提议来,不仅作恶者会受到惩处,其余各方的损失也可以减少到最低。

    更重要的是,杨波可以从碧云寺的库房里拿出二十万两银子,交给盱眙,将来可以兴办工厂,也算填补了杨一鹏从盱眙取走的二十万两银子的亏空。

    杨一鹏斜睨着杨波,问道:“本督可不信你杨波是个高风亮节之人,你想从中得到什么?”

    “碧云寺的高利贷生意嗜血吸髓,赚得都是黑心钱,这么多年来,不知让多少人家倾家荡产,小侄实在看不下去,断了碧云寺的高利贷生意,小侄就心满意足了。”

    杨波康而慨之,又道:“当然,如果碧云寺还剩下些银子,小侄也不介意拿来在沈家堡另建一座寺庙,也算小侄积善行德了。”

    “哈..”

    杨一鹏仰面大笑,然后说道:“杨波要积善行德?”

    杨波不解地问:“怎么,不行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