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高山仰止-《日月大明》


    第(2/3)页

    邓玉涵想去沈家堡,确实给他出了个难题。

    编纂历法是国家大事,请邓玉涵赴京,跟皇上也是有言在先,邓玉涵推辞不就,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对于杨波,徐光启的好奇心可不比邓玉涵稍差分毫,杨波造的那些物事,但有机会,他都要拿来仔细研究,每每都让他叹为观止,恨不能亲身和杨波一见,问一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邓玉涵的一番说辞,让他明白,有了星图,历法便不是问题,很多时候,甚至还能纠正历法的错误。

    如此说来,邓玉涵去沈家堡,不仅不会误事,而且还有好处?

    “玉函啦,你可知我的长子徐骥,长孙尔觉已经在为杨波效力?”徐光启问道。

    邓玉涵忙道:“略有耳闻,不过我在沈家堡呆的时间太短,很遗憾,未曾亲见。”

    “你到了沈家堡,可同他们一见,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这么说,徐大人同意我去沈家堡了?”

    “这样吧,我给你半年时间,半年之后,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到历局来,如此,本官也好跟皇上有个交待。”

    邓玉涵连连点头,“如此甚好。”

    “说来也巧,我的一个侍郎,叫做周延儒的,明日也要去淮安,你们正好同行。”

    .......

    此刻的杨波,身在泊在横岛岸边的一条福船上,并不知道在京城里,有不少人正惦记着他。

    舟山营也来了船,拉走了整整一船的海带苗子,从今天开始,舟山的海带种植就算正式开张了。

    杨波和鲁国辅一众人谈定海草公司的经营细节,定了不少规矩。

    比如舟山营百户一闪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一般来说,是普通兵员的五倍起,比起他们的军饷,已经相当高了。

    又比如,奖惩制度,半年以后,海带该有产出了,谁家的产量最多,可得五倍起的奖励,谁家的产量最低,领头的换人,跟在沈家堡工地上一样,行的是末尾淘汰制。

    临了,杨波请他们在船上吃了一碗海带豆腐面,就是那种手擀面,北方叫臊子面,南方叫盖浇面,杨波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种面,反正就那么叫了。

    送走了鲁国辅等人,杨波便急着要去小睡一会儿。

    正待要上床,陶世清禀报,蒲佩瑶和柳絮来了。

    这两人还挺礼貌,蒲佩瑶手里拎着个食盒,言称担心杨波在船上吃不好,特地让厨子做了些好吃的,还有陈年好酒,一壶杏花黄。

    柳絮则挽着竹篮,篮子里装的是刚从田里摘的香瓜,个头大,还新鲜,闻着都喷喷香。

    人家也是一片好心,杨波不能拒绝,食盒和篮子吊都上来了。

    她们人也要上来,杨波亦是无奈,只好让她们上来。

    “你们太客气了,不巧的是,我刚用过午饭。”

    杨波抄起一个香瓜,笑道:“这香瓜不错,我要一个。”

    柳絮叫道:“哎呀,那可怎么好啊?”

    “简单,陶世清过来,世子夫人来看望你们了,你把这些东西拿走,分而食之,也好让卫兵都解解馋。”杨波招呼陶世清,叫道。

    “我是老习惯,中午得眯一会儿。”

    杨波冲蒲佩瑶和柳絮拱拱手,歉意道:“你们二位,请自便。”

    “杨波,你个没良心的,大老远来给你送吃的,你就这么打发我们两个?”蒲佩瑶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

    “我好累。”杨波做了一个苦瓜脸。

    杨波心里有事儿,不愿意跟蒲佩瑶多纠缠,抬腿走进自家船舱。

    今日好不容易有个午休的机会,决不能错过,他要试一试,能不能再现和杨若菲‘梦中相见’。

    杨波记得,前面几次和杨若菲在梦中相见,都发生在中午,只是这段时间,要么在路上,要么在野外忙着,中午根本没机会睡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