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庄园经济-《青州兵》
第(2/3)页
东汉是建立在王莽新朝尸体上的政权,而在两大政权交替之际豪强地主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什么豪强地主会选择东汉?本质上的原因就是两大政权对待豪强地主的态度完全不同。
王莽新朝为了避免土地兼并大搞土地改革,具体内容就是将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恢复以往的“井田制”,并且根据人口重新划分土地。对于这一政策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反应,首先黎明百姓可以通过这一政策获得土地,所以是纷纷叫好;但是对于豪强地主来说,国家会通过这一政策收走自己多余的土地,所以豪强地主积极反对。因此在政策颁布之后豪强地主积极造反,最终迫于压力王莽收回了这一政策。
王莽的教训被刘秀吸收到了,因此刘秀在起义时并没有针对豪强地主,反而是大力拉拢豪强地主。这两个人的态度就决定了豪强地主的选择,如果选择王莽,那么自己的土地有被收回的可能,自己的损失就大了。反观刘秀就没有这个做法,选择刘秀也没有损失土地的风险。
在当时豪强地主掌握大量的土地、人口、生产资料,他们的选择完全可以影响一个政权的兴衰。最后豪强地主选择了刘秀,因此很多人说刘秀的东汉政权实际上就是豪强地主的代言人。不过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又对豪强地主下手,史称“度田”政策,这是双方互相妥协的一个产物。
“度田”政策主要内容就是重新丈量土地、核对人口。但是光武帝并没有通过此政策打击豪强地主,反而是变相承认豪强地主的土地,只不过收取豪强地主一些税费罢了。
最多就是初步限制豪强地主进一步兼并土地,以及在经济实力上逐步削减豪强地主,是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法逐渐打击豪强地主。两者此消彼长,朝廷便有足够的实力来解决豪强地主。
豪强地主的支持是东汉立国之本,如果提前对豪强地主下手,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国家倾覆。因此光武帝通过收税来逐步弱化豪强地主的经济实力,并且在削减豪强地主的路上逐步摸索。但是豪强地主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通过别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经济实力,因此“庄园经济”逐渐形成。
庄园经济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有大量的土地,这一点已经劝退普通百姓了,豪强地主才是构成庄园经济的主力军,而豪强地主又分好多种,比如军功地主、官僚地主、旧贵族地主、工商大户等。
军功地主一般都是开国功臣,靠军功获得国家赏赐的土地;官僚地主多为皇亲国戚或者有实权的高官,他们通过行政手段强取豪夺,霸占百姓的土地;旧贵族地主说的就是那些在汉朝之前的贵族,他们通过继承获得土地;工商大户就比较简单了,直接用钱买。这些获取土地的手段是普通百姓不具备的,在他们的剥削下百姓只能沦为佃户,最终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仅仅靠几个人是无法耕种大片土地的,因此豪强地主还需要足够的人,比如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作人员。地主需要足够多的佃户来耕种土地,同时又需要足够的管理人员(宗族成员)来管理佃户,等这一切满足之后地主享福的时候就需要有足够的服务人员(奴婢)。
以军功贵族樊家为例,最开始是樊宏与宗族成员共同经营土地,随后不断吸纳佃户以及丧失土地的流民,不断扩大田产规模,最终奠定了樊氏田庄。
有意思的是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三百六十五功臣”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豪强地主,这批人是东汉的立国之本,所以就注定刘秀不会轻易对豪强地主下手。只能通过收税来限制豪强地主的发展以及进一步土地兼并,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豪强地主和朝廷之间的矛盾终究会爆发,而爆发之后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豪强地主颠覆朝廷,再选一个代言人;二是朝廷镇压豪强地主,不过这个难度有点大,基本上都是前者。刘秀的功臣成了一个又一个庄园主,更是成为东汉的掘墓人。
以樊家为例子,樊家庄园有三百多顷土地,虽然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兼营畜牧、园艺、手工业,形成一套自给自足经济体系。而且庄园还有兵器,有自保能力,对外还从事小额贷款业务。分开讲解这些行业,看看当时庄园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
一:农业
小农经济时代,农业永远都是大头。与小农经济不同的是庄园经济有足够的实力搞基建工程,土地产量也会大幅度提高。比如樊家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灌溉系统,通过灌溉系统水能从池塘流入农田,从而大幅度减少人工。
二:畜牧业、手工业
当时的豪强地主霸占了山林传泽,经营采矿、冶炼、制盐、养殖、捕鱼等。普通农户一般只负责农业,但是庄园经济不一样,庄园经济负责多种行业,而且分工明确,形成了一套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三:高利贷
豪强地主经常对外放贷,在当时放高利贷非常常见。这些人放贷完全不用担心收不回来,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而是豪强地主基本上都在朝廷里有人,他们有的时候通过官府来讨债。
四:部曲
部曲就是私人武装,庄园一般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用来对抗流民或者强盗。因为有军事武装,所以在乱世时期流民很多都寻找庄园的庇护,代价就是要交一定的保护费或者为庄园主卖命。
庄园经济让庄园主大肆敛夺财富,最后庄园主将财富转变为权力。这里要讲一下东汉选官制度,东汉初期选官标准是德、才两项标准,不光需要有才华更是需要有好的口碑。但是这一制度迅速恶化,因为庄园主可以通过贿赂佃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名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