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后,杨小桃无奈的只能自己挑选布匹,给乐儿的,给自己的,秋落的,还有宇文修的,结账的时候,店铺的老板娘还给打了个折。 秋落的衣服一直是春芽做的,乐儿和自己的衣服大半都是赵婶子做,自己学了这么久,也就是个半吊子,偶尔心血来潮做两件,杨小桃皱着小脸想着宇文修的衣服,自己该怎么做,还没做过男人的衣服呢,总不能也让赵婶子做吧。 现在是初春,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下地耕地,耙平,开沟,整平,开小沟,上肥料,播种,一系列的事情要忙。 杨小桃也去了她买的地看过,都是上好的水田,如果今年不闹旱灾的话,收成应该会很不错。 这段时间村民都比较忙,但是私塾还是照常开了。 杨小桃特地去了趟学院,私塾建在村子东头,也就是村尾,看着明堂堂一间大屋子,里面摆了孩子们读书时候用的桌椅。 杨小桃看着眼前比起现代的学校极为简陋的私塾,一个孤零零的房子,用泥坯墙简单围了起来。 等以后一定要改善才行,前阵子因为乐儿的事情,杨小桃没太关注私塾,摇摇头便离开了,只能等以后在慢慢修缮吧。 杨小桃这两天又找了胡海,她不太懂古时候是如何教书的,胡海告诉她,基本上初学的话,一般都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的,主要是教孩子们识字,而这些书学生想看的话,都是要自己买的。 原来这里读书是要自己准备书本的,先生教的都是在课堂上学,而先生布置下来的课题,也就现代的作业,也是第二日会在课上面提问,那也就是说,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比较多,先生教的不过是一些死东西,而如何理解这些东西,都是看学生自己。 杨小桃觉得还是现代的教学方法比较好,种类分的很全面,也能及时发现孩子比较喜欢哪一门科目,古代学的太统一,难怪考个秀才就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了。 杨小桃想着以后一定要按现代的教学模式来教学,现在她认识的人有限,手里的银子也有限,离目标还要继续努力才行。 杨小桃给乐儿准备了一个小书包,这样方便乐儿上学带东西,春芽觉得新奇,也给秋落做了一个。 早早的杨小桃就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私塾,今天是第一天开学,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领着孩子往私塾的方向走去,脸上都是兴奋之色。 乐儿背着杨小桃给她做粉红色的小书包,在前面蹦蹦跳跳的,秋落依然安静的跟着她后面走着。 一路上很多人看见杨小桃,都是热情的打着招呼。 “院长好!”村民们现在也不叫杨小桃名字了,直接叫院长,有的叫杨院长。 杨小桃礼貌的跟村民们点着头,还不时的招呼着前面的乐儿走路小心点,慢点跑。 到了书院门口,院门上挂着一块匾额,跟这个小院子有点格格不入,这是杨小桃准备的,上面的字也是她题的,学校二字。 一开始众人都不太明白,别的私塾都是写某某书院,而胡海看了,想了下,眼睛一亮说,这个学校二字用的极好啊,学字乃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之意,校乃园,长之意,不就是说这是专研知识的地方吗?妙啊。 杨小桃当时被他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她只是想着以前读书的地方就叫学校,村长又让她给学院起个名,就写了这二个字。 到了学校以后,里面已经聚了不少村民,都站在院门口,各家手里都领着孩子,有领着一个的,也有领了两个的,有男孩还有女孩,大家脸上都很激动。 村长站在门口和胡海说着什么,看到杨小桃来了,立马招呼的“杨院长来了,就的你过来宣布,咱们小溪村的学校开学呢,大伙都等不急领孩子们进去了。” 杨小桃笑着牵着乐儿还有秋落走上前去说道“这事情,村长说就行了,何必等我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