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姬丹继续道:“先前本宫差你前去刺杀秦王,你总推说难以近身,现在可是大好时机”! 立姓不解道:“有何良机”? 姬丹道:“这几年来秦王一直诸国通缉樊於期,爱卿知晓吧”! 立姓道:“不错,在下知道”。 姬丹道:“自樊於期前来投奔本宫,我已知晓他是秦之逃将,本欲将他抓获送往秦国,碍于高渐离等人情面这才饶他性命,不曾对他下手,多年来任他逍遥自在,如今情势所逼,为了燕国祖宗基业,黎民百姓,也顾不得许多了,此刻恰逢樊於期身死,只能说他命该如此,爱卿可割了他的首级,拿去献给秦王,秦王必然见你,你可乘机下手,了断秦王性命”。 立姓道:“这样恐怕不妥”! 姬丹道:“有何不妥”? 立姓道:“樊於期乃荆轲师弟,且不论荆轲是否同意在下这么做,我与樊於期长久共事,心中也不忍啊”。 姬丹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良机稍纵即逝,爱卿切莫犹豫徘徊啊”! 立姓道:“这……”。 姬丹不悦道:“我已不追究樊於期究竟怎么死的,你仍要推脱吗”? 立姓心中一惊,暗道:莫非太子看出什么端倪!恍神间,只听姬丹接着道:“事成之后,本宫愿与你平坐江山,共掌社稷”! 立姓见姬丹逼迫至此,只怕身不由己了,道:“此事还得依靠荆轲,方能成事”! 姬丹怒道:“你还敢推塞,胆敢三番五次忤逆于我,当真以为本宫不敢杀你吗”! 立姓忙道:“公子息怒,在下并没有说不去呀”! 姬丹疑惑道:“你待如何”? 立姓道:“此事须得荆轲为主,在下为辅”。 姬丹道:“这是为何”? 立姓道:“世人皆知荆轲大名,侠义为先,亦知樊於期乃荆轲师弟,现秦王周国重赏樊於期人头,殿下可放出风声,说樊於期被殿下斩于燕国,由荆轲送去人头,彰显燕国归顺之意,外人只道是荆轲大义灭亲,荆轲久负盛名,秦王必然接见,且看荆轲刺杀与否,那时静观其旁,再施以援手,管保秦王顷刻丧命。而在下碌碌无名之辈,如若拿了人头冒然前去,秦王难免怀疑,到时拒之不见,岂不坏事”! 姬丹道:“你所言倒也在理,只是不知荆轲肯不肯去”! 立姓道:“这正是事情难处,荆轲自以为是之人,岂肯拿了自己师弟人头,行此不义之事”,又道:“纵然说服荆轲,他也未必肯与我一同前往”! 姬丹道:“为何”? 立姓道:“我毕竟杀了他的师弟,他恐怕恨极了我,怎会再与我共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