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六道轮回-《灵山志》


    第(1/3)页

    行走了约一个时辰,遇到一座古桥,凝重古朴,桥下寒风凌冽,血浪滔滔,鬼魂号泣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座桥叫做什么名字?”望着桥下黑水奔流,窄路险峻,一股逼人的阴气寒透入骨,一阵扑鼻的腥风臭味钻心,李世民掩鼻观望。

    “陛下,这桥叫做奈河桥。你到了阳间以后,可以叫人传记这里的故事。你看桥下波翻浪滚,往来并没有渡人的船只,那些赤脚蓬头、出入往来的都是劳作的鬼。这桥虽说长达数里,但阔只三尺,桥高有百尺,深度却有千重。这桥,上面没扶手的栏杆,下面却是时时有抢人的恶鬼。”

    说话间,李世民随着崔判官过了奈河恶水、血盆苦界。

    “陛下,前面这座城便是枉死城了。”崔判官指着前面的城池,一旁说道。

    “快看!李世民来了!那李世民来了!”一阵乱哄哄的嚷叫骤然响起。

    听到喊声提及自己的名字,李世民顿时眉头一皱。

    原来这是一伙折臂拖腰、有脚无头的鬼,这些鬼在阳世时是李世民的冤家债主,这时,这些鬼一拥而上,把李世民拦住,都大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眼见这些鬼形状凄惨,却又对自己充满恶意,纠缠不放,李世民十分心惊,连忙向身旁的崔判官求援,“崔先生助我!”

    “陛下,眼前的这些人都是隋末唐初时候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众头目的鬼魂,它们都是枉死的冤业,在阴司里至今无收无管,不得超生。”

    想想这些人生前的音容,李世民的眼中流露出十分不忍的神色,崔判官见状,指着这些饿鬼对李世民说道:“况且,它们也没有银钱,都是些孤苦饥寒的饿鬼。陛下如果要通过枉死城,并想救它们的话,得给它们一些银钱,我才可以救它们哩。”

    “崔先生,寡人孤身一人到了这里,身无分文,却到哪里去找这许多的钱钞?”

    崔判官笑道:“陛下,阳间曾经有一个人,在我这阴司地府里寄存了许多的金银,陛下可出名立一个借据,就说暂借他一库的银两,本判官也可作保,就将这些银两散发给这些饿鬼,便可以顺利通过这枉死城了。”

    “阳间这个寄存了金银的人是谁呢?”李世民问道。

    “他姓相名良,现有十三库金银寄存在我阴司地府。陛下这里如果借用了他银两,回到阳间的时候再还他便可以了。”

    “好,寡人现在便立字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