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出版-《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2/3)页
李良心里有数了,这应该是宋良仁拉来的业务。
“爸,小舅有没有说他们接到了私人建房的业务吗?”李良喝完汤,用口袋里的手绢擦了擦嘴角,问道。
“这个到没有听他说起过,应该还没有吧!”李双柱回应道。
“爸爸,干脆咱们那块地也开始动工建吧,眼看就要过了正月,天气也逐渐开始暖和了,可以动工了!”李良提议道。
李双柱和儿子想的一样,他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你妈不同意!”
啊,妈妈怎么会不同意!李良看向了自己的母亲王秀兰。
“儿子,我是想等过了正月再建房。”王秀兰有点迷信,她从小在农村长大,受李良外婆的影响比较深。她们认为正月是一年之始,农村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正月里不能搬家和动土,主要是喻意一年中生活安定。
“好吧!”知道了妈妈意思的李良没有打岔,等几天就等几天吧,反正没几天就进入农历二月份了。
时间过的很快,经过肖克明的最终审核,禾康一中组织各年级骨干老师编写的《中学生学习报》新鲜出炉了。
经过学校美术组的最终刻版,这套报纸经过县印刷厂的印制,创刊号两万份报纸火辣上市了,唯一的遗憾是省文化厅还在走审批流程,报纸的发行刊号还没确定。
不过肖克明已经代表学校与县邮政局谈妥了代发协议,只能省文化厅最终的刊号审批出来以后,他们就会给学习报配发一个正式的邮发代号。
更可喜的是,地区行署教育局专门召开了党组会议,教育局的与会领导听了肖克明的汇报,一致同意通过教育局的行政力量帮助禾康一中在全地区中学里免费推广两期,而且费用由行署教育局全额承担。
这让肖克明喜出望外,原本王发根投入的一万元钱以及学校老师们集资的一千多元钱,肖克明是准备硬撑着赠送两期的。现在有了地区教育局为前两期全额买单,他就可以利用前两期的利润和这一万多块钱准备金多筹备几期了。
占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禾康一中给自己学校五个年级的总共25个班的1000多名学生留下了1000份报纸,又给禾康二中(初高中合办)、城关中学(初中)、城西中学(初中),以及其他10多个乡镇中学留了2000份报纸。其他的报纸就通过邮局,按照学校规模的大小,分别邮寄给了全地区的上百所中学。
在这份创刊号的头版冯峰局长的讲话下面,最醒目的位置刊登着约稿邀请。报纸以学习报总编辑肖克明的名义,邀请全地区的骨干老师踊跃投稿,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