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上)-《龙啸大明》


    第(2/3)页

    在16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苏拉特,建立了第一个贸易点。此后两年中,东印度公司得以在孟加拉湾赛葵的默吉利伯德讷姆建立了它的第一所工厂。正式在印度立足。因为贸易利润丰宣,1609年英王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特许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

    不过这个时候英国在海上贸易中属于后进国家,还比不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样的老牌殖民地国家,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远洋作战,因此决定通过外交手段,在印度本土建立受双方政府支持的立足点。

    于是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要求,在1615年,詹姆斯一世派托马斯罗伊爵士为使者,拜访了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汗吉尔,双方达成协议,莫卧尔帝国在苏拉特和其它地区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独一无二的定居和建立工厂的权利。而作为交换,英国东印度公司愿意向贾汗吉尔提供欧洲市场上的货物和珍品。正是这一次协议,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在苏拉特、金奈、加尔各答等地建立了大本营。1634年莫卧尔皇帝将他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优待扩展到孟加拉地区。

    而到这个时候,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已经建立了二十三个工厂(即基地),有九十个雇员。其中大的基地有位于孟加拉的威廉堡、在金奈的圣乔治堡和孟买城堡。并且由一名总督和24名董事组成全体董事。他们皆由全体经营者委任,并要向全体经营者定时汇报。全体董事下辖十个要作定时汇报的委员会。

    尽管这个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规模,已经超过了荷兰和葡萄牙建立的东印度公司。但在东亚地区,英国依然还是一个后进者,尽管这个时候,己经开始挑战荷兰人对香料贸易的垄断,但也仅限于马六甲海峡地区,离亚州最大的贸易地点中国,还差很远。

    在另一时空里,一直到17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广东建立了一个贸易点,来使用白银换取茶叶。

    不过虽然觉得英国东印度公司突然而至有些奇怪,但商毅仍然对英国人的目地十分清楚,反正这个时到中国来的西方国家也不会有别的目地,不用问就是为了贸易而来的,大概还想在中国建立一个贸易点吧。

    虽然在另一时空里,英国是第一个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逼使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近代屈辱开始的西方国家,但到了商毅穿越之前,中国人对英国基本没有多少仇视的心里,如果评出中国人心中的最不喜欢的国家,英国肯定不会排进前儿名。估计这和英侵略中国的时代久远有关,另外两国的地理也相隔甚远,而且在国际政治中,也没有太多冲突的地方。

    而回到这个时空来,现在的英国还远远不是后世那个日不落帝国,依然在众多的老牌殖民国家的夹缝中尽力争取着自己的利益。在马六甲海峡以东的东亚、东南业地区,基本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三家的天下。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国起家比较晚,另一方面也是这几十年来,英国部政治、经济情况也一直不稳定,也使英国无法全力的向海外发展。

    不过这种情况,对商毅来说,也同样适用,因为明朝国力衰弱之后,己经无力保护自己的海外附庸国家,结果不仅是远洋的藩属都纷纷改舷易帜,投降了西方国家,就连近海的琉球也被日本控制,台湾被荷兰占领,在后世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建立的岛链式封锁,其实在十七世纪就己经形成了。

    幸好是商毅这只蝴蝶飞来这个时候,抢占了台湾北部,又破坏了日本对琉球的控制,才算是打破了这个岛链式封锁。但现在商毅的精力也主要放在对付满清,也不能全力向海洋发展,这也令商毅非常头疼。要知道商毅的目标,可不仅仅只是打破岛链,而是全面走向海洋,参与世界的贸易竞争,确立中国东方海上霸主的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