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全力备战-《龙啸大明》
第(2/3)页
等全班整好了队伍之后,刘教官站到全班面前,宣布今天的任务,是在杭州城北部去贴标语、大字报,号招杭州市民齐心协力,全力支持商家军,抵抗清军的入侵。
第三期的学生都是新生,本来是轮不到他们有外派任务的,但现在随着清军南侵消息的确认,商毅也下令整个浙江地区再次进入紧急态度,开始全面动员准备,迎战清军的第二次南侵。
因为得到了商家军在北京的情报网络的消息,清军有可能在年内或开年再度发动南侵,因此在淸军第一次南侵结束之后,浙江地区的全面管制状态并沒有完全解除,再加上从南京的顺逆之争一开始,[杭州时报]就提到了清军有可能会发动南侵,在渐江地区到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动荡,毕境浙江的百姓对商家军还是有充分的信心的。
在全面动员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军校的学生也再次被发动起来,将配合统战部和行政部,进行战前的准备宣传,同时由于正式军队大都将开拔上战场,因此军校还有和预备兵一起,维持治安的工作,将由第一、二期的学生付责在城内站岗、值班、守卫、巡逻等工作,而第三期的学生是新学员,还胜任不了这些工作,主要就是在城里贴标语,写大字报,宣传抗清、安定人心。
南京的顺逆之争当然也传到了军校里,并且在军校里也引发了一场讨论。商毅一直秉承着开明冶学的态度,因此并沒有对学生们进行刻意隐瞒,将顺逆之争后进展情况通过[杭州时报]传递给学生,也没有要求军校对支持倒顺的学生进行压制,只是用道理和事实进行说服,当然前提是支持倒顺的学生不许违反校规。
一开始倒顺派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在清军趁着李自成撤军之后,发动了第二次南侵,支持倒顺的学生也在日益减少,因为军校毕竟不是道学,而且在为先帝报仇和南明灭亡中间选择,除了极少数死脑筋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会作出理智的选择来。其实就是在南京发动倒顺的东林党,也是因为对南北局势判断错误,要是他们知道清军会这么快就发动第二场南征,也决不会傻得发动这场斗争。
陈永华和夏完淳两人,由于各自的出身不同,在这场顺逆之争中所处的立场也不同。陈永华的父亲陈鼎虽然是崇祯十七年的进士,但并不是官宦世家,而且因为明朝的灭亡,陈鼎并没有出仕为官,因此陈永华也比较容易接受从现实出发,招安李自成,共同抵抗清军。
而夏完淳的出身,与和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父亲夏允彝是江南名士,与东林党十分交厚,而且还是东林的另一个分舵——几社的创建者之一。老师陈子龙更是东林糸统的干将之一,因此在各种斗争中,夏完淳都是十分坚定的站在东林党的一边。但这次顺逆之争,却是东林党内部的斗争,而且斗争的双方:史可法、吴甡、钱谦益、黄宗羲都是很受夏完淳尊重的人,因此夏完淳也十分迷茳,不知道自己该支持谁。
但在清军南侵开始之后,夏完淳才意识到,倒顺派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由其是这个时候,吴甡被罢官之后来到了杭州,因为暂时无事,也被商毅拉到几所学校里去帮忙教学,当然也让他现身说法,把这次顺逆之争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他是当事人之一,也是东林党的老成员,自然也有相当大的说服力,这才使夏完淳彻底倒向了挺顺一派,同时也对钱谦益、黄宗羲、四公孑等人不顾大局的行为十分不满。
不过这个时候李自成的败亡己经成为了定局,而且清军的兵锋也直逼南方,再争论谁对谁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商毅也在军校中进行了全面的动员,要求学生停止争论,少些虚谈阔论,多做实干事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抵抗清军的准备工作中来,虽然他们还不能亲自上战场杀敌,但如果尽力保卫杭州的治安,加强抗州的宣传,也是为抵御清军做出贡献。因此陈永华和夏完淳也都决定响应商毅的号招,尽自己的力量,为抵抗淸军的入侵,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