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清军南撤-《龙啸大明》


    第(2/3)页

    因为现在清军在江南江北的兵力都分布差不多,但南北交通己被商家军切断,只剩湖北可通,因此清军留在江南的兵力,恐怕大部份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撤回江北来。

    这时清军在江北约还有二十六七万的兵力,而多尔衮下令,要调十五万人马回援北京,那么只剩下十余万人马,根本就不可能守住江北的广大地区,何况就是湖北地区的商家军,也沒有完全清剿干净,只是都躲进了大别山里,一但清军撤离了黄州府的地区,他们就立刻可以卷土重来。

    不过商家军在攻破南京之前,也不可能会对江北进行大规模的用兵。因此江北暂时还能够稳得住,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解北方的困危,看看到时侯会不会出现什么转机。如果多铎坚守住南京,商家军在进攻南京时兵力损失过大,或者清军平定了北方之后,再迅速的调兵南下等等,也都有可能出现转机的。

    于是洪承畴也招集勒克徳浑、尚盖等人商议撤军的计划。最后众人决定,由谭泰、伊拜图、佟图赖、石廷柱四人分别率军,从湖广和江淮两路返回北京增援,并且将明朝的宗室,官员,还有一批钱粮物资也都带回北京去,交由朝廷处理。随行所其他将领有蓝拜、硕詹、阿哈尼堪、阿济格尼堪和蒙古旗诸人。

    而在江北一线,甴勒克德浑带领珠玛喇、瓦尔喀珠玛喇、马光辉、海尔图等驻守徳安府、防守湖北一线、兼管黄州府,并调驻守长沙的韩岱回兵武昌,受勒克德浑节制。洪承畴带领泰什哈、李思忠、士彦等,沈志祥、吴朝佐、金光裕、佟岱等人驻守凤阳府,和驻守归德府的阿山一起防守江淮一线。然后争取通知南方的其他各部清军,让他们都从湖北地区转道,撤离到江北来。而尚善依然驻守黄州,防范躲在大别山里的商家军,不过在各路人马撤离之后,黄州的驻军将只剩下一万五千人左右。

    分派完毕之后,洪承畴也立刻下令,各路人马拔寨出发,各自向各自的目标地出发。同时又写了一份详细的奏拆,把目前南方的情况和自己的安排布置也都向清廷交待淸楚,听候朝廷的处置。

    大事都处理完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一些私人事务,洪承畴到是没有什么私人财产,也没有美女,不过他还是念念不忘被抓的赵岳。而这又是一件让洪承畴感觉到头痛的事情,因为又过去了好几天的时间,赵岳的态度依然十分坚决,无论洪承畴怎样施恩示好,李本深怎样反复劝说,但赵岳就是坚持不降,而且每次都还把李本深斥责一顿。

    后来洪承畴又带着李本深,亲自来劝赵岳投降,但也被赵岳连挖苦带阴损,把洪承畴给讥琍了一顿,弄得洪承畴满脸通红,直恨不能立刻下令,把赵岳推出去斩首了。这到并不是没有过的,以前洪承畴也曾劝说过别的明朝官员投降,但被说羞恼成怒,也杀了好几个。但这一次洪承畴居然还是忍了下来,只是苦笑了一声,然后带着李本深离开了赵岳的房间。

    当然洪承畴一想劝服赵岳投降,也是有自己的道理,因为通过对其他投降商家军官兵的审问,洪承畴也知道赵岳是商家军里一名十分出色的中层军官,非常受李定国的看重,而且他的出身和李本深不一样,是从商家军的基层开始,一步一步的晋升上来,还参加也商毅创办的军校的短期培训班,因此对商家军训练士兵的一整流程都十分熟悉,商家军的几次重要战斗,他都参加过,对商家军的战术思路和临阵指挥方式也吃得比较透彻。

    而李本深原是高杰的部下,是因为带着部队投奔商毅,因此从一开始就出任团长,虽然起点要比赵岳高得多,但实际的能力,远远不及赵岳。在李本深投奔商毅的时候,赵岳还只是个连长,但现在李本深仅仅只晋升了一级,成为旅长,而按李定国的意思,赵岳本来是担任副旅长的,只是他不愿干副职,才屈尊一个团长。对比两人的晋升速度,能力也就可见一斑了。

    如果这次南下督师取得成功,洪承畴也许还不会这么迫切想要收降赵岳,但现在自己被清廷寄于了厚望的南下督师之行,己经可以确实是以失败而告终了,自己被免职,或是左迁都是再所难免的。洪承畴当然不甘心从此就这么沉寂下去,但如果自己想要东山再起,那么就必须找到切实可以对付商家军的办法来,就必须更多,更透彻的了解商毅、了解商家军,而就必须一定要收降赵岳才行,洪承畴心里也十分淸楚,在这些方面,赵岳可比李本深要更有用得多。因此他才能够容忍赵岳对自己冷嘲热讽,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己以后宦海仕途的成就。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