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劝降吴三桂(上)-《龙啸大明》


    第(2/3)页

    这三场实弹训练也让崔哲皋大开了眼界,中华军使用的火器,他别说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怪不得中华军能够大败清军的,以这样的实力,打败驻守朝鲜的清兵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啊,而因此这也让崔哲皋信心更足,看来自己这一宝是押对了。

    随后商毅又赏给崔哲皋二百两黄金,让他和选出的第一批情报人员一共是五个人,返回朝鲜,开始收集各种情抜。

    虽然说现在情报处并没有专门针对朝鲜训练过的情报人员,但情报处成立至今,也有六七年时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并且也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情报人员,而竿朝鲜虽是异国,但中文可以通行,语言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对朝鲜人的特点不清楚,那么就可以先装扮成清廷的汉旗人,也不会让人怀疑,加上又有崔哲皋等人作內应,因此这一次任务乃然还是有很大的成功机会。

    就在处理朝鲜的事情的时候,商毅的注意力也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西南,首先是向吴三桂劝降的工作,在崔哲皋等一行人离开南京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责付给吴三桂送信,劝降的人选也从川军的投降人页中选出来,这人叫马斌,原来的官职是千总,他本来是吴三桂还在山海关时候的旧部,随吴三桂一起降清,一直混到现在,而且居他自己说,和吴三桂还有几面之识,现在在中华军里,担任一个排长的职位,军衔是中尉,听说中华军在招募到四川去给吴三桂送信的人,立刻自告奋勇的请令。

    而商毅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也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此也鼓励了他几句,承诺等他回来之后,就给他晋级到上尉。

    这封信是以商毅的名议写给吴三桂的,在信中劝告吴三桂,现在天下大势,南京政府己经占居了绝对的优势,虽然四川地势凶要,易守难攻,但自古以来,四川都不是可以立足建国,或割据称霸的地方,一但中华军大举入川,必然直捣成都,川军绝不是对手,而这时百万清军都己被中华军消更殆尽,清廷已经奄奄一息,躲在北京苟延残喘;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也己被中华军消灭了二个,剩下一个永历朝廷逃到贵州,也是名存实亡,因此四川已无援可求,只是自己不想看来川中百姓受刀兵之苦,同时也希望吴三桂能够念及百姓疾苦,放弃抵抗,拱手归降,保全川中百姓,则是功德无量,也不枉吴三桂在川中过了三年时间。

    同时商毅也给吴三桂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只要吴三桂开城纳降,那么以前投降清廷,献出山海关,后又帮助清廷,南征北战这些等等所做所为,都可以一笔勾消,既往不咎,并且保证吴三桂以及家人亲人、部下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人都有妥善的安排。

    商毅甚致还允诺,如果吴三桂投降之后,还想带兵,可以给他一个军长的职位,军衔可以定为中将,所辖部可以有三个师的编制,士兵、军官、军部成员,全部由吴三桂自己选定,推荐,统战部决不干涉,只派教官对士兵进行训练,并且保证军饷、粮草、物资、武器、弹药供应,而且成军之后,暂归湖广军区管辖,等全国统一之后,重新设立军区,除南北直隶地区之外,其他军区可以甴吴三桂自选希望驻扎的军区。

    应该说商毅给吴三桂开出的条件确实很不错,因为军长在中华军的里面,己经高级官员,至少也相当于明朝的总兵街,而且在中华军里,军长一般都是少将衔,只有极少数资历深的,才会是中将衔,而商毅直接就给了吴三桂一个中将衔,如果换成传统的品级,按元帅正一品,大将从一品,上将正二品,中将就是从二品,虽然总兵在明朝已经算一品大员了,但实际上,四品、五品的地方知府、知州都比总兵的地位高,而中华军不兴什么文官节制武将的那一套,是什么级别,就是什么地位,因此军长的实际地位也远比明朝的总兵高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