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旋风送骨-《网游之江山美人》


    第(1/3)页

    “一生便只爱我祖母一人.你们不觉得我祖父很伟大么.”见我们都沒说话.杜嗣业皱眉道:“相信你们都知道高适吧.和我祖父同时代的诗人.也是他的好友.”

    “是那个写《别董大》的高适么.”经杜嗣业这么一说.我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认真的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看不出來.你也并不是真的一无是处.”杜嗣业听我毫不犹豫的淫了一手好湿.对我的态度竟然有所改观.淡淡的道:“当时高适对朋友说.【到家但见妻与子.赖得饮君春酒数十杯.不然令我愁欲死】.”

    “这句我听懂了.”一缕陌尘插嘴道:“是不是高适对妻子有了审美疲劳.很烦看见她.如果不是到朋友那里开怀畅饮.恐怕早愁死了的意思.”

    “嗯.是的.”杜嗣业点头道:“高适尚且如此.更别说旁人.唯有我祖父.从來沒有把祖母当累赘.因为祖父善解人意.他们有共同语言.夜阑人静.祖母默默倾听祖父的苦闷.多少安慰多少无奈.都化成双方共同的一声悲叹.”

    这次我们都沒有打断杜嗣业的叙说.听他静静的讲述着杜甫的生平:“祖父携家带口开始了十多年的漫游生涯.用王安石的话说.是【饿走半九州】.可笑吧.饿着肚子走遍了半个中国.不过.有失必有所得.他们后來到了成都.借住在浣花溪旁的一座古寺里.”

    “记得祖父曾经写诗讲述了当时的困境.【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你们能想象出來当时的场面么.寄人篱下.家里穷的一粒米都沒有.祖父祖母忧心忡忡.他们的小儿子.也就是我的小叔饿得实在受不了.顾不得父子之礼.吼叫着让父亲去找人讨饭.”杜嗣业眼里甚至都闪烁着泪光:“作为一个才高八斗.一身傲骨的祖父.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你们说.他能不能好受.”

    “难怪古人说.饿死的都是文人.”一缕陌尘叹口气.插嘴道.

    “这话放在现代要改一改.”我也是皱眉道:“在这个社会.饿死的都是苦逼的网络写手.看盗版的太多了.”

    一缕陌尘:“……”

    杜嗣业继续苦涩的道:“祖父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好友当时的彭州刺史高适发出求助信:【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好在高适与祖父情同手足.从百里之外背粮食來接济他.邻居们又送了他一些小菜.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后來.祖父的日子总算好过了一些.当时节度使【严武】欣赏他的诗才.聘他入幕府当参谋.还为他向朝廷申请了一个官衔.叫【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称他【杜工部】.再后來.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花溪上游修了几间茅屋.就是后世闻名的杜甫草堂.”

    “半生漂泊.总算是苦尽甘來了.”听到这里.我和一缕陌尘同时叹息.

    “苦尽甘來么.算是吧……”杜嗣业苦笑道:“那时候祖父年过半百.祖母四十多岁.两人成亲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里.聚少离多.祖母抚育众多儿女.含辛茹苦.遭了不少罪.生活将她磨砺得有些粗糙了.她早就忘记自己出身于书香门第.也会琴棋书画呢.”

    杜嗣业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道:“据说有一天.祖母忽然想起好多年都沒有摸黑白棋子了.于是來了兴致.在纸上画上棋盘.与祖父手谈传情.祖父便写下了【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恬静诗句.”

    “你祖父这段时间应该是最开心的吧.”我也沉浸在故事当中:“暂离硝烟.岁月静好.这样弥漫人间情味的平凡幸福.对他來说.实在太奢侈了.”

    “是啊.”杜嗣业脸上的笑容瞬间散去:“好景不长.后來严武患病死于成都.祖父沒有了庇护.便只有带着妻儿继续流浪.五十九岁那年.他本打算到郴州投奔族舅.路经耒阳.被洪水所困.连续饿了九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