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基层有多难-《重生之我在油田当大佬》


    第(2/3)页

    随后,程刚看刘保田脸上没有什么惧色,他还以为刘保田初出茅庐不怕虎呢,随即也就给他讲了讲新井的问题,以及他即将面对的苦难。

    新交付的油井,相对于老井非常不好管理。

    老井自然不用说了,一般一口油井,五个吞吐周期(从给油井注气,到油井出油,到产量结束为一个吞吐周期)下来,就大体知道这油井的问题所在了。

    没有产量的油井报废了、有问题的油井要么修好了、要么也报废了,而且五个周期下来,一般也就是2年时间,能够正常产油的油井,一些毛病也被发现的差不多了、而且随着生产周期持续,产量降低,很多不好控制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至于新井,这事儿就复杂了,一般老采油工,宁可管5口老井,也不愿意管1口新井。

    首先,虽然油田打每一口油井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论证,而且从各项指标上,基本上确定这口油井所打的底层有原油。

    但实际上,每个油层、每个区块,都有各自的特性!而且往往结果和预想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打一个比方,可能按照测井与地质的前期勘探,完全可以确定这个方位有油藏,甚至可以确定油藏的具体深度。

    但极有可能这口井打下去之后,一点儿油都抽不出来,甚至有的油井抽了好几年了,连一点油花都没有。

    或者有的油井虽然前期抽出来原油了,而且产量还挺大的,但是没过多久这油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并且怎么也找不到原因。

    当然除了这两种情况外,最常见的现象则是,油井最初很正常,进行了1、2个吞吐后,油井就开始生病了。

    别以为一口油井打完了,他就没事儿了!实际上油井和人一样,都容易生病。

    就拿人来说,有的人身体素质好,常年不得病,能够寿终正寝。有的人出身就是个病秧子,不但一直病病歪歪的,没几年就嗝屁了。

    而相对于人来说,活好不粘人的油井并不多,但是那种搭钱、搭经历,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渣女”却很常见。

    井底出砂井、套管变形井、高腐蚀井、底层期气窜井,这些术语其实特别多,我说了,读者也未必能明白,所以我就一笔而过。

    这么和大家说吧,这些新建设的采油站、这些新打的油井,什么情况都能遇到。

    如果说油井在地面上,大家肉眼可见,有啥问题,大家也能知道怎么解决了。

    可是油井一般都是几百米,或者是1、2千米深,所以谁也不知道油层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管理起来难度很大。

    除此之外,每一口新油井由钻井队交付给采油队之后,后续的保养工作也特别反锁。

    安装惦记、设备保养维护、紧固螺丝、给抽油机打黄油、连接调试管线,总之一口新井饱含着无数石油工人的期待与汗水。

    而这些新井正式投产后,陆续的事儿又来了。

    因为油井和人一样,都有各自的性格与脾气。

    好管理的油井,就像是所谓的“天使宝宝”正常生产、正产运行,员工管理起来不需要费什么心思。

    但不好管理的油井,那就闹死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