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话是这么说,就怕这些人购买了我们的设备之后,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合约上的限制呢。” 曾婷婷觉得曹阳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有担心。 “我们只要把碳纤维的生产技术握在手中,不轻易对外售卖,其他的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他们就算是掌握了,也是不可能去跟我们竞争的。” 像是一些航空航天相关的企业,如果是看中了南山集团的碳纤维加工技术,曹阳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不卖的。 当然了,人家大概率也不会乱来,会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则来购买。 顶多就是在价格方面,要不进口的便宜才行。 要知道,高端的碳纤维材料,在国际市场上你就是愿意花钱也都是买不到的。 现在南山集团愿意售卖,短期内人家应该是心满意足了。 毕竟南山集团也不是软柿子,这可是羊城乃至岭南省的明星企业,在国际上也都是名声响亮的存在。 “那……” “那我就正常的去安排接待?” 老板都没意见,曾婷婷自然不适合继续说太多了。 “也知会一下区里,看看刘天武要不要一起出席。” “这些来我们公司考察的团队,不少人也都是带着行政级别的。” “区里面也许会有主动协助接待的想法。” 当了那么多年的老板,曹阳现在的觉悟也是非同一般了。 有些事情,要是不好好的沟通,就容易生出事端出来。 甚至让人感到没有受到重视。 他自己又不可能每个接待工作都亲自参加,那他也不用干其他的事情了。 …… 就在南山集团开始接待一波波的碳纤维潜在客户的考察的时候,项长乐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 “阿阳,我觉得你们这个碳纤维材料,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啊。” “把它单独出来成立南山碳纤维公司都是可以的。” “到时候你们不仅可以售卖碳纤维材料,甚至还可以生产一些碳纤维的零件和产品。” “比如钓鱼竿和高尔夫球杆之类的,也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我们材料学院那边也很愿意去跟你们公司合作。” 作为高精尖材料的代表,碳纤维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广阔的。 项长乐虽然不是搞材料的,但是只要是搞工业的,就不可能对材料什么都不懂。 毕竟,不管是什么零件,都是需要使用材料来加工的。 “老师,我觉得其实汽车学院那边,就完全可以跟汽车零件的生产和研究结合在一起,把碳纤维项目搞起来。” “到时候材料学院、汽车学院和南山碳纤维一起合作,把产学院一体化给搞起来。” 曹阳自然很清楚项长乐会打电话给自己,肯定是有一些目的的。 反正都是合作,跟自己不是那么熟悉的材料学院合作,不如把汽车学院也来进来。 到时候这个功劳也有项长乐的一份。 换一个角度看,项长乐也能帮助自己掣肘一下材料学院那边。 对南山碳纤维来说,是一个好事。 “这样也行,我等会跟材料学院那边聊一聊,然后专门过来找你们开个会。” 听了曹阳的话,项长乐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碳纤维这个东西,虽然国内搞研发的不少,但是搞出像模像样成绩的却是不多。 现在曹阳愿意带着他一起入场,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嗯,不过到时候我们的这个项目,不仅会跟岭南理工大学合作,北航那边也是有一个专门的合作研究。” “甚至跟中航那边,也有一些合作。” 在正式展开合作之前,曹阳自然是要把话给说清楚。 要不然到时候项长乐以为这是他们的独家合作项目,到时候心生芥蒂,那就不美了。 “这个事情我已经听说了,碳纤维材料运用最多的地方本来就是航空航天领域。” “他们不找你们才奇怪了。” “到时候你们该怎么跟他们合作,就怎么合作。” “我们只要是把精力集中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其他的领域我们不涉及。” 很显然,项长乐对现在局面还是有清醒的认识。 国内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能够把高端碳纤维搞起来的企业,关联的厂家自然不可能当做没有看到了。 只不过,东丽那些国际碳纤维大厂,估计就要郁闷了。 原本他们可以用超高价格吊着国内的客户,以后这种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子的事情,以后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