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其实现在的两个工厂,完全是不能满足全球高端碳纤维的需求的。” “你看是不是可以考虑在羊城再修建一个碳纤维工厂?” 刘天武知道自己后面大概率是要去羊城市担任职务的。 所以现在的眼界已经不局限于自己负责的区里。 只要能够把南山碳纤维的新工厂项目放在羊城,以后任何是他的政绩。 并且他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现在的两个工厂,满足国内的需求是差不多够了。 按时满足国外的需求,却是完全不够的。 任何一种材料,华夏实现国产之后,在国际上是一定有价格优势的。 碳纤维这种高端产品也不例外。 “领导,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不过碳纤维工厂,本质上属于化工厂的范畴。” “羊城有一座石化工厂,已经引起了周边百姓非常多的不满,隔三差五就会传来石化工厂要搬迁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修建一座碳纤维工厂的话,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周边居民的反弹。” “羊城的人口密度比较高,很难避免工厂附近会没有村落。” “再加上高性能的碳纤维材料,主要用在军工产业,而羊城在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少。” “把工厂修建在长安市,其实主要不是我个人的意思,而是听取了客户的意见之后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曹阳当然是要把锅给甩出去。 再说了,他说的也是事实。 虽然这里面也有南山集团想要走出羊城的意思,但是碳纤维工厂确实是不适合放在羊城。 特别是南山碳纤维除了生产T700和T800这种高端碳纤维之后,实际上也会生产T1000这种目前全球最高水平的碳纤维。 将来还会生产T1100这种完全用于军事用途的材料。 这里面,T1000和T1100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 甚至T800的生产也都是尽可能的不去宣传,至少这几年不去宣传。 让大家都以为南山碳纤维只生产T700的产品。 “你说的也对,高端碳纤维确实是不适合放在羊城。” “不过我们羊城不适合的话,岭南省还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考虑的嘛。” “特别是T300和T400这些中端产品,保密要求应该没有那么高的。” 刘天武可不是那么容易死心的人。 虽然不能把碳纤维工厂留在羊城,但是能够留在岭南省的话,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他是有信心将来自己能够成为岭南省的一名领导的。 一个新工厂修建,过个几年正是开始爆发产能的时候呢。 甚至到时候扩产的时候,自己还能去剪彩呢。 “T300和T400的项目,目前我们是跟光威进行了合作,短期内可能没有相关的产能需求。” “不过将来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扩产,我一定优先考虑在岭南省选址。” 曹阳知道自己要是连大饼都不画一个出来,刘天武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想着岭南省作为出口贸易的重要省份,将来如果面向海外出口的业务,确实是可以考虑放在岭南省去生产。 像是最西边的地市,就是值得考虑的。 将来不管是宝钢还是巴斯夫,都在那里修建了工厂。 “曹总,你这话我可是当真了哦。” “上面也有不少人等着我去汇报呢。” 刘天武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道。 有了曹阳的这话,他也算是可以交差了。 反正区里的GDP,这几年肯定都是能够稳坐羊城第一的。 他个人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招商引资的压力。 当然了,要是将来更进一步之后,考虑的东西不一样了,那就另说了。 不过,曹阳这段时间完成了碳纤维的布局,算是心满意足了。 他的竞争对手可就难受了。 “社长,我们华夏分公司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南山碳纤维在羊城的工厂目前已经具备年产几百吨的T700的能力。” “并且T800的产品,他们大概率已经摸到了门槛了。” “要不然不会一口气就投资30个亿人民币在长安市修建年产万吨的碳纤维工厂。” “这对全球碳纤维市场的供需关系,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近藤太郎心情颇为沉重的跟社长佐贺奴汇报着消息。 这个消息,比他们想象的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华夏人的动作太快了。 华夏速度太吓人了! “美利坚赫氏那边,现在有什么动静吗?你跟他们联系了吗?” 碰到这种问题,佐贺奴立马就想到了太平洋另外一段的竞争对手。 虽然东丽在碳纤维市场占有率最高,但是美利坚赫氏在高端军工产品方面,市场占有率反倒是比东丽更高。 美利坚的那些厂家,不管是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防务,还是雷神。 它们都是赫氏的主要客户。 这种情况下,南山碳纤维要进来打乱市场局面,东丽肯定是要跟赫氏联手商量对策的。 甚至东瀛的其他几家碳纤维厂家,东丽也都准备约他们出来一起开个会,商量一下对策。 “我跟他们联系了,但是赫氏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