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五厘的利息实在是太香了,哪怕是守旧的吕大防也觉得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臣反对!”忽然户部侍郎范纯粹出列道。 “嗯?” 满朝百官眉头一皱看着范纯粹,刚刚哭穷的也是户部,如今有五百万贯送到面前,户部竟然不敢要。 “范尚书护侄心切,本官能够理解,然而发行国债乃是利国利民之事,岂能以范家自身利益而避之。”章惇训斥道。 范纯粹苦笑道:“下官相信范正有把握为朝廷筹来国债钱,然而这笔钱足足有五百万贯,朝廷岂能一次性拿出,微臣担心朝廷到时候无法及时兑付。” 对于范正这个侄子,范纯粹算是彻底放弃了,任由他折腾,然而让他真正担心的则是朝廷的偿还能力,五百万贯的本金,外加五厘的利息,每年足足有二十五万贯的利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范尚书多虑了,朝廷不可能一次性需要五百万贯的钱财,可以将国债分成一年期,两年期,三年、五年期!每期定在一百万贯,如此一来,朝廷有钱可用,又不用一次性偿还全部本息。”范正解释道。 “一年一百万贯的本息!”范纯粹松了一口气,一年一百万贯的偿还,户部还是有这个能力。 “而且我们可以将一年期的利息定在三厘,两年期的利息定在四厘,三到五年定在五厘,既能减少利息支出,又能延长户部还款的年限。”范正轻松道。 “三厘!” 百官脸色一抽,没有想到范正再次降低国债利息,不过这对户部来说是好事,唯一的压力则转移到医家身上。 “臣亦无意见!” 范纯礼满意点头。 赵煦环视四周,见群臣再无意见,当下应允道:“准范太丞所奏,朝廷刊发国债,由医家承销!” …………………… 当下朝廷刊发邸报,大肆宣传限制民间高利贷、推行青苗法、以及国债之事。 “民间借贷,严禁砍头息,九进十三出,不得年息不得超过四分!” “青苗钱降到年息一分!允许民间申诉。” “官家英明!” 整个开封百姓一片欢呼。 无他,民间早已经对高利贷深恶痛绝,寻常人家一旦牵涉到高利贷,恐怕一不小心就会家破人亡。 而青苗法看似低息,实际上却多收一倍利息,再加上青苗法严苛,百姓同样对其没有好感。 朝廷此举可谓是大快人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