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西洋出海口-《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2/3)页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一时之间,朝廷的风向偏向了为此大理现状,范正的主战观点顿时成为少数派。

    “说到财赋!范某倒有一个好消息要给诸位,那就是历时一年多的航行,童公公的海上船队已经有一半商队归来。”范正忽然转移话题道。

    蔡京冷哼道:“大宋国内国债甚多,就算海商归来可以带回大量的财富,恐怕依旧是杯水车薪,又岂能全部用于攻打大理之上。”

    其他百官也纷纷附和,总不能海上丝绸之路刚刚带回一点点财富,就被范正挪用来打仗。

    范正摇头道:“非也,范某所说的并非是海商带回的财富,而是童公公托海商带回了一副海图。”

    “海图?”

    百官不由一奇,不明白一副海图为何会让范正如此郑重。

    当下,范正大手一挥,一副巨大的海图出现在百官的面前。

    “海图的重要性不用范某多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和潜力远胜于陆上丝绸之路百倍,更是让大宋直接获利,不用经过途径国家的层层盘剥,足以聚天下之利于大宋。”范正傲然道。

    赵煦微微点头,经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宋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甚至海上丝绸之路关乎大宋国运,早已经成为朝野共识。

    “然而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利益巨大,运载量极高,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路途遥远,海上风浪的威胁,诸位大人请看,就算从泉州港出发,途径占城,真腊,暹罗,爪哇,再穿过狭窄的海峡方可来到蒲甘、天竺等国,其海路足足有万里之遥,还需借助季风方可前行,来往至少需要一年以上。”范正对着童贯传回的海图详细的解读道。

    赵煦微微点头,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利益巨大,然而最大的弊端就是路途太过于遥远。

    “然而诸位请看这幅海图,大宋南方诸国其实在一个半岛之上,大宋海商虽然已经行了万里之遥,然而实际上饶了一大圈,尤其是蒲甘国更是大理毗邻,若是走海路足足万里,若是从大理出发,不足两千里。”范正顿了顿道。

    “范太丞是何意思?”杨畏顿时有股不妙的感觉,颤声道。

    “若是大理并非不是南下大迂回战略的最后一步呢?”范正重重的说道。

    “大理并非南下大迂回战略的最后一步!”

    满朝百官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知道范正制定的大迂回战略,最后一步就是大理,然后再推行北上大迂回战略,可是谁能想到范正竟然又为南下大迂回战略又添了一步。

    顺着范正的目光,满朝百官将目光集中在小小的蒲甘国之中。

    “蒲甘国!”

    赵煦惊呼出声道。

    范正点头道:“不错,如果将蒲甘国作为南下大迂回战略的第四步,大宋将会打通下西洋的出海口,足以节省万里海路,为大宋海商省下一年的时间,同时也将大幅度减少海上风险。”

    “西洋出海口!”

    大宋百官不由一震,纷纷上前查看海图,发现果然如范正所言,童贯下西洋多走万里海路就是为了绕过东南半岛,而大理到西洋的出海口,只有不足两千里。

    范正郑重道:“如果我们放弃了大理,那就代表着大宋永远放弃下西洋的出海口,放弃了大宋的国运!蒲甘国气候四季炎热湿润,瘴气蚊虫滋生,大宋的士兵根本无法承受,唯有大理气候和蒲甘相仿,需要征发西南夷和大理诸兵,再配合大宋的武器火药,足以攻占蒲甘,这才是最完整版的南下大迂回战略。”

    百官不由为之震动,谁也没有想到范正的南下大迂回战略竟然还有隐藏的第四步。

    “如此一来,我大宋岂不是四下征战,攻伐无度之国。”杨畏喃喃自语道。

    范正环视众臣傲然道:“海上丝绸之路关乎大宋国运,而大宋拥有西洋出海口乃是确保大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最大化,欲取西洋出海口,那就必取蒲甘,想要谋取蒲甘,大理乃是重中之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