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忆白袍前篇-《南朝不殆录》


    第(2/3)页

    “不过我接下来要讲的,也和马有些关系。”

    “陈庆之的麾下,一定有一名绝世骑将!”

    普六茹忠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个判断让侯胜北大感兴趣,普六茹忠为什么能够这么肯定呢?

    很快他就听到了解释。

    和步兵不同,骑兵在战斗中,一直处于高速移动和不断变化位置的状态。

    骑将只有随同骑兵部队一起行动,才能够及时把握战机和发布命令。

    而且更多的时候,骑将不是通过发号施令,必须以自己的行动去引领骑军。

    所以善于使用骑兵的著名统帅,自身往往也是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如楚霸王、霍骠骑、吕布率并州铁骑、赵云领白马义从等。

    普六茹忠笑了起来:“骑将的人才,还是我们北方更多些,呵呵。”

    侯胜北无法否认这个事实,不过他曾经亲眼见到过阿父和大壮哥突阵,南朝也不是没有优秀的骑将啦。

    普六茹忠紧接着正色道:“要知道七千白袍军,有三千是骑兵!”(注5)

    “而陈庆之,谁都知道他射不穿札,马非所便,怎么可能指挥骑军,打出那样的战绩?”

    普六茹忠有些遗憾地道:“这名骑将,相当于陈庆之的半身和影子,只可惜我始终无缘结识这位好汉,他隐藏得太好了。”

    侯胜北觉得普六茹忠的分析颇有道理。

    不过转念一想,陈庆之北伐已经过去了三十六年,即便那位绝世骑将还在人世,也多半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比普六茹忠的年纪还要大。

    看来这个秘密是无法解开啦。(^_^)

    侯胜北不禁又联想到了高长恭率领骑军突击的英姿:这位大齐兰陵王,应该就属于刚才说的吕布赵云之流吧?

    -----------------

    普六茹忠继续讲了下去。

    “北魏武泰元年、南梁大通二年,我在南朝已经五年了,终于累迁做了个小官。”

    “马政归太仆管辖,下辖三名典牧都尉,再下面有车府令、典牧令、乘黄厩、骅骝厩、龙马厩等职,我担任典牧令的副手典牧丞,具体负责养马的活计。”

    “那一年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屠杀北魏宗室两千多人。各地州郡的大员纷纷投降南朝,像郢州刺史元显达,汝南王元悦、东道行台元彧、北青州刺史元世俊、南荆州刺史李志等等。”

    “相州刺史元颢也携子来投。由于相州隔得比较远,南朝无法渡过黄河接应,他几乎是光杆一个过来的。”

    “但是元颢很会表现,涕泣陈情,请求立己为魏主,杀回北地复国,言辞壮烈豪迈。”

    “梁帝颇为欣赏,封他为魏王,配属了不少部下。我因为是北方将门出身,就指配给了元颢,一下子提拔成了直阁将军。”

    “之后就是你听说过的那个故事了。”

    “次年,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发于铚县,拔荥城,至睢阳。”

    普六茹忠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瞧你这副表情。难不成你以为陈庆之是从建康一路打到洛阳去的啊?那样别说七千人,七万人都未必够啊。”

    “哎,你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划江而治。以前南朝的边境,可是在淮南寿阳一线,和北魏来回拉锯的。”

    “尔朱荣的屠杀把许多北魏宗室逼得投向了南朝,战线于是推进到了淮北。即便如此,铚县距离洛阳,也还有千里之遥。”

    “陈庆之选择进军的战略时机非常精准,有了元氏宗亲的人脉,他对于北朝的内情掌握得一清二楚。”

    “半年前,尔朱荣击败了葛荣,收编六镇数十万军民。然而这些人没有停止反抗,不停地发生叛乱,尔朱荣忙于镇压,稳固并州、肆州的根本重地。”(注6)

    “洛阳方面,尔朱荣委托给了相约为兄弟的心腹,太尉、上党王元天穆。此时青州反了邢杲流民军十余万,泰山太守羊侃也举兵反魏。元天穆召集文武,讨论应该优先对付元颢和邢杲哪一边。”

    “最后,元天穆还是听从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先镇压青州人数众多的邢杲。”(注7)

    “呵呵,他不知道,名望正统也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可以兵不血刃,使人望风归降哪。”

    “不管怎么说,元天穆做出了决定。”

    “三月十一日,留守洛阳的十数万精兵强将,发往了青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