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樉端起酒杯,笑道:“无论是风度,还是才华,都更甚允炆那小子。” 朱棣眼珠子转了转,没有再说话,而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大侄子何止是不简单,简直是厉害非常,那闲庭信步的样子,信手拈来的自信。 他十三岁的时候,可办不到。 “那就以‘景’为题把。” 朱元璋想了一会,就说出了一个字。 一字为题,难,很难。 朱允炆脸色有点尴尬,手心已经出汗,内心紧张无比,即兴作诗,这难度也太大了。 “二弟先来?” 朱雄英笑道。 朱允炆勉强一笑,刚想谦让,就听到大哥道:“既然如此,那就二弟先来。” 嗯? 我还没说话呢! 朱允炆脸色微微一变,汗珠从手心窜到额头,一滴汗水从他发丝中滴落。 他来回走了十几步,终于来了第一句:“我自白烟云雾中,一人一犬一孤舟……” 说着,朱允炆又来回几步,道:“幸览……” “幸览……” 朱允炆来回踱步,良久都没说出下一句,脸上汗水越来越多,脸色越来越难看。 “幸览金光撒万里,看尽朝云于落日,愿随川河入人间。” 朱雄英笑着将后面的补全,道:“如何?” “好!” “好诗!” “接的好啊,前面跟什么一样,被后面一点缀,层次都高了不少。” “俺也一样!” 蓝玉在下面高兴的喊了起来,后面一群将领也是热闹的叫好。 “很……好。” 朱允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渍,嘴角微微抽搐,压力巨大。 “听我的。” 朱雄英笑着走了两三步,便笑道:“少小爱读古时书,一夕梦的一千年。” “常道诗中烟霞举,不知盛景在人间。” 朱雄英背负双手,道:“请各位品鉴。” 文官们听完,就立刻静静的品味起来,很快,就是惊叹连连,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妙极。” “写的巧妙。” 而武官们则是:“我擦,好牛逼!” “确实才华过人,少见。” 第(2/3)页